無法引導硬盤的原因是什么?我相信使用計算機的每個人都知道硬盤的重要性。硬盤是計算機的主要存儲介質之一。最重要的數據和文件存儲在硬盤中,因此要確保硬盤是完整的,就是要確保文件是完整的。但是我們也經常發現硬盤無法啟動。那么,如何使硬盤正常啟動?
一、硬盤啟動過程
BIOS自檢確認所有硬件(包括硬盤)正確連接后,硬盤開始啟動。以WIN98操作系統的啟動分區為例。啟動過程為:(1)根據CMOS設置的參數,硬盤將磁頭置于物理扇區0柱面0柱面0側1扇區上,然后讀取扇區結束標志55AAH,主引導記錄MBR和硬盤分區表HDPT(2)根據硬盤分區表提供的數據,硬盤將磁頭定位在活動分區(主DOS引導分區)的引導風扇上(通常為物理風扇0柱面) 1側1風扇),一次又一次讀取扇區結束標志55AAH和操作系統參數(3)根據操作系統參數,讀取取文件分配表FAT和兩個隱藏的系統文件IO.SYS,MSDOS.SYS (4)根據CONFIG.SYS,讀取COMMAND.COM,以便計算機可以進入DOS的實模式,并且啟動基本成功。(5)根據AUTOEXEC.BAT和MSDOS.SYS,進行進一步配置WIN98并確定要進入的模式如果進入窗口模式,則必須閱讀相關根據user.dat,system.dat,win.ini,system.ini等創建d個文件。直到最終顯示桌面,啟動完成。
二、硬盤無法啟動的故障,原因和處理方法
1、黑屏故障
原因:硬盤末端的數據線接反了。
處理:重新插入(數據線的紅線與電源線的紅線相鄰。
2、顯示“主主硬盤故障”的故障
原因:(1)硬盤數據電纜和電源電纜中至少有一根未插入。
(2)硬盤跳線設置為從磁盤,并且尚未相應修改CMOS硬盤參數(仍為主磁盤)。
處理:(1)將其牢牢放入。
([2)重置CMOS。
3、失敗,沒有提示消息
原因:(1) CMOS硬盤參數的某些值設置不正確。
([2)主啟動記錄錯誤或丟失。
(3)主DOS引導記錄的第一個重要數據(每個扇區的字節數)是錯誤的。
([4)文件分配表錯誤。
處理:(1)重置CMOS F。
([2)使用FDISK / MBR命令進行還原。
([3)使用DISKEDIT修復到512。
具體步驟:用軟盤啟動計算機并以diskedit / w / m模式運行;按Alt + P,將“ face 0”更改為“ face 1”,然后確認;按F7鍵以啟動記錄模式查看,將“扇區字節數”的每個值設置為“ 512”。
([4)使用DISKEDIT調用第二個分配表,然后使用NDD進行修復(無憂啟動CD中提供了此文件
具體步驟:用軟盤啟動計算機并運行diskedit;在“工具”下拉菜單中選擇“使用第二個FAT表”以退出diskedit;然后運行ndd,選擇“診斷磁盤”項,然后按照說明逐步進行操作。
4、顯示“磁盤啟動失敗,插入系統磁盤并按ENTER”的錯誤
原因:(1)硬盤和CD-ROM驅動器連接到同一條數據線,并且跳線設置到主磁盤(或都設置到從磁盤)。
([2) CMOS硬盤參數設置為NONE。
(3)主引導扇區55AAH的結束標志錯誤。
處理:(1)將光驅的跳線設置為從磁盤(或將硬盤的跳線設置為主)。
([2)重置CMOS R。
([3)使用NDD的“診斷磁盤”進行修復。
5、顯示“錯誤加載操作系統”失敗
原因:硬盤分區表中的活動分區標記80H更改為00H以外的值(例如,更改為FFH)。
處理:使用DISKEDIT恢復到80H。
具體步驟:用軟盤啟動計算機,并在diskedit / m / w模式下運行它;按Alt + P而不進行任何更改,然后按Enter;按F2以十六進制格式查看,然后從底部放置000001B0地址行。將兩個十六進制值更改為80。
6、顯示“在HDD中未找到任何[相對分區]”失敗
原因:硬盤分配表中的活動分區標記80H已更改為非活動分區標記。
處理:使用DISKEDIT恢復到80H。
具體步驟:與5相同。
7、顯示“輸入命令名稱,解釋器……”
原因:(1)硬盤分區表中的主要DOS分區標記06H錯誤。
([2)丟失,損壞或與其他兩個啟動文件版本不同。
處理:(1)使用DISKEDIT將其修復為06H G ::-9 [+ GV6。
特定步驟:用軟盤啟動計算機,并在diskedit / m / w模式下運行;按Alt + P而不進行任何更改,然后按Enter;按F2鍵以十六進制格式查看,然后將000001C0放在第三地址行中將十六進制值更改為06。
(2)用軟盤中完整文件的副本覆蓋(請注意版本必須相同)。
8、在DOS下,鍵入d:Enter(e:Enter,f:Enter),然后顯示“無效的驅動器規格”(注意:此現象不影響硬盤啟動,僅供參考)
原因:( 1) CMOS硬盤參數LBA設置為“大”。
([2)硬盤分區表中的無效分區標志00H是錯誤的。
([3)擴展DOS分區的啟動風扇中的部分數據錯誤。
(4) d:(e:,f :)分區未格式化。
處理:(1)重置CMOS。
([2)使用DISKEDIT將其修復為00。
具體步驟:用軟盤啟動計算機,以diskedit / m / w模式運行,按Alt + P而不進行任何更改,然后按Enter;按F2以十六進制格式查看,然后從000001C0的底部開始設置地址行。兩個十六進制值已更改為00。
([3)使用DISKEDIT修復
具體步驟:情況更加復雜,需要詳細分析。
([4))完全格式化d:(e:,f :)分區,全新的分區不應使用快速格式化。
9、顯示“無效的分區表”
原因:硬盤分區表中的部分數據不正確。
處理:使用DISKEDIT修復。
具體步驟:情況更加復雜,需要具體分析。
10、顯示“磁盤I / O錯誤……”
原因:主DOS引導記錄中物理硬盤的標識號錯誤。
處理:使用DISKEDIT更改為80H(第一個物理硬盤標識號)。
具體步驟:用軟盤啟動計算機,在diskedit / m / w模式下運行,按Alt + P,將默認值更改為:cylinder 0 face 1 fan 1,確認;按F2鍵以十六進制格式查看,更改更改00000020地址行的第五個十六進制值。
1 1、顯示“缺少操作系統”
原因:(1)硬盤分區表中的三個初始定位數據是錯誤的。
(2)主DOS引導扇區55AAH的結束標志錯誤。
處理:(1)使用DISKEDIT恢復1面,0個簇和1個風扇。
具體步驟:用軟盤啟動計算機,以diskedit / m / w模式運行,按Alt + P而不進行任何更改,然后按Enter;按F2以十六進制格式查看,然后從000001C0的底部開始設置地址行。兩個十六進制值已更改為00。
([2)使用DISKEDIT修復55AAH]
具體步驟:用軟盤啟動計算機,在diskedit / m / w模式下運行,按Alt + P,將默認值更改為:圓柱0,面對1風扇1,確認;將最后兩個十六進制值更改為55。
1 2、顯示“無效的系統磁盤”
原因:io.sys文件不存在。
處理:使用軟盤中的io.sys良好副本覆蓋,或使用sys c:命令進行傳輸(請注意版本必須相同)
1 3、顯示“非系統磁盤或磁盤錯誤”
原因:與12相同。
治療:與12相同。
1 4、顯示“失敗...”
原因:io.sys已更改。
治療:與12相同。
本文來自電腦雜談,轉載請注明本文網址:
http://www.nblvzhiyuan.com/a/dianqi/article-341474-1.html
002515
所以股民是你父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