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ster Lu于2020年第二季度第二季度消費級PC硬件排名數據來自30日的2020.04.01-06.,目的是減少利基產品(服務器)對列表,使列表更多它具有參考價值。數據樣本均使用1000多個數據進行了測試。有關詳細信息,請訪問魯大師。
臺式機處理器性能排名:英特爾的第十代Core進入戰場
第二季度CPU性能排名中的第一名仍然是AMD銳龍Threadripper 3990X,它超越了數百萬分,在消費領域遠遠超過了i9-10980XE,并且其主導地位并未動搖。作為第三代螺紋撕裂機,3990X具有64個核心和128個頂級線程規格。毫不奇怪,3990X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冠軍。
英特爾的第十代臺式機版Core處理器也參加了這次競爭。第十代臺式機核心包括第十代i9,i7、i5,i3和無聲Celeron處理器。 Core i9已升級到十個內核和20個線程,Core i7、i5、i3添加了超線程技術。在新發布的第十代Core Duo中,最高的i9-10900K得分超過230,000,超過了AMD Ryzen93900。該系列中還有三款產品,i9-10900、i7-10700K和i7-10700。
筆記本處理器性能排名:AMD再次獲勝
第二季度每季度增加了新的筆記本處理器性能排名。與臺式機處理器不同,筆記本電腦處理器分為低電壓,高電壓,標準電壓和其他版本,這是我們經??吹降淖帜负缶Y,例如U和H。
AMD Ryzen 9 4900HS和Ryzen 7 4800H分別排名第一和第二。 AMD銳龍9 4900HS主要用于性能強勁,價格超過10,000元的頂級游戲筆記本電腦。英特爾酷睿i9-10980HK位居第三。 TOP10的80%是帶有后綴H的高性能游戲處理器。列表中只有AMD Ryzen 7 4800U和Ryzen 5 4600U兩個低壓處理器。
最受歡迎的處理器排名:i5-9400F再次獲得冠軍
i5-9400F憑借其高性價比而再次成為已安裝播放器的首選。在第一季度的季度報告中,i5-9400F也是最受歡迎的處理器。從綜合清單來看,1000至1500元是用戶最多的價格范圍。 AMD還列出了5種型號,它們的份額增加了,可以與英特爾平均匹敵。
就筆記本而言,i7-9750H仍然是游戲用戶中最受歡迎的產品。列出了大量配備英特爾第10代酷睿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,其中i5 10210U位居榜首。 AMD在配備最廣泛的處理器的AMD Ryzen 5 3500U筆記本電腦領域中排名第六,而AMD的最高排名是Ryzen 7 4800H,具有8核和16線程,最高頻率4.4GHz,等等。約6000元。
CPU比率排名:英特爾份額下降
市場份額數據來自魯大師的數據中心2020.04.01-06.30。魯大師的PC測試數據顯示了處理器總市場份額,包括臺式機/筆記本電腦的百分比。
英特爾和AMD共同占有市場,英特爾占77.87%,AMD占22.13%。與第一季度相比,英特爾的市場份額下降了1.01%,AMD的市場份額增長了1.01%。
也許是因為AMD Ryzen 3000系列臺式機處理器競爭太激烈,所以第10代Core Duo的起價低于第9代。價格的這種上漲和下跌發生在英特爾身上。很稀少。但是,AMD最近添加了基于Ryzen 3000系列的CPU 3000XT系列的增強版,以與第十代Core Duo正面競爭。下半年PC處理器市場將更加令人興奮。
PC圖形性能排名:TOP3或它們
在消費類顯卡性能的TOP30排名中,前三名是NVIDIA TITAN RTX,RTX 2080 Ti和GTX1080Ti。這三張顯卡已經占據了TOP3近一年的時間。毫不奇怪,在30系列圖形卡發布之前,它們將繼續領先消費者圖形卡的排名。
圖形卡排名與第一季度沒有太大差異。 NVIDIA列出了20種產品,前10名中有6種產品,而AMD僅列出了10種產品。在高端顯卡方面,AMD在AMD Radeon VII和RX 5000系列中排名第一,這是功能最強大的RX 5700XT。在高端市場上,NVIDIA Super系列和AMD RX 5000系列競爭激烈。用于筆記本電腦的RTX 2080 MAX-Q也在列表中,性能介于RX 590和1660 Super之間。
最受歡迎的顯卡排名:RX580系列位居榜首
在今年第一季度最受歡迎的圖形卡中,AMD RX580系列首次贏得該列表。在第二季度,RX580系列仍然是用戶中最受歡迎的,超過了超級系列和GTX1650。
自從AMD將原始顯卡的價格降低到1000元以來,RX580系列變得更具成本效益,這就是RX580系列成為最受歡迎的顯卡的主要原因。根據流行顯卡的排名,用戶購買顯示器時的預算通常在1,500到2,000元之間。顯卡的這一部分可以滿足性能和價格之間的平衡。
顯卡市場比例:AMD的份額下降
在顯卡市場上,A卡和N卡之間的斗爭從未停止。在第二季度的顯卡市場中,AMD占3 1.54%,NVIDIA占68.46%,N卡取得了絕對的優勢和勝利。
與第一季度相比,AMD的份額下降了1.41%。 AMD沒有足夠的新卡來與NVIDIA競爭,因此僅依靠降價來搶占市場就不會持續很長時間。與NVIDIA相比,新Super系列卡的推出反應非常好,并且市場份額有望增加。
如果兩個家庭競爭,一個家庭會感到自豪,另一個家庭將黯淡,但是這種模式很快就會被打破。最近,關于英特爾分立顯卡的新聞越來越多。據報道,英特爾首款獨立顯卡DG1將于今年下半年問世。具體性能正在等待用戶測試。
內存性能排名:大容量內存投放市場
ADATA DDR4 4140MHz 8GB贏得了本季度的性能冠軍。列表中的10個型號都是DDR4 3200MHz及以上的高頻存儲器,其中五個具有4000MHz的頻率。
盡管8GB是安裝播放器的主要選擇,但它不會影響大容量存儲棒在高端市場上的影響。 TOP10具有4個16GB以上的大容量內存,其中之一已達到32GB。 16GB的價格已經在500元左右,這將吸引更多的用戶購買早期采用者。
最受歡迎的內存:主流的2666MHz和8GB
大容量和高頻內存受主板和其他因素的限制,并且無法組合成8GB之類的雙通道。因此,8GB內存仍然是安裝的首選。金士頓DDR4 2666MHz 8GB是Q2最受歡迎的內存,2666MHz。該內存模塊也是最受歡迎的頻率,占最受歡迎列表的60%。
自流行以來,記憶棒的價格小幅上漲。當所有人提高價格時,具有更好聲譽和兼容性的金士頓自然會贏得用戶的青睞,超越三星并成為最受歡迎的產品。
內存市場份額:金士頓領先市場
金士頓還占據了內存市場的最大份額。金士頓多年來積累的用戶和聲譽暫時無法超越。
金士頓,三星和海力士的三個“強者”主導了存儲器市場,其次是諸如ADATA,美光和海盜船等品牌。內存市場與上一季度相比變化不大。在AMD和Intel支持平臺跟進之前,內存制造商的基本模式已經確定,暫時不會有重大變化。
硬盤性能排名:海盜船MP510奪冠
Corsair Force MP510 480GB固態驅動器贏得了季度性能冠軍,Force MP510 NVMe M.2 SSD系列被定位為旗艦產品,提供最大讀取速度3480MB / s和寫入速度3000MB / s??捎?40GB,480GB,1TB容量。
就列表中的發行而言,三星和西部數據擁有列表中最多的產品。三星PM981、970系列是該列表的???,而Western Digital Black Disk系列也已多次出士頓SA400再次出士頓SA400系列固態硬盤的起價不到300。它在市場上非常受歡迎,并且擁有龐大的用戶群。長期以來,此SSD一直是用戶中最受歡迎的列表。它還是第一季度和2019年最受歡迎的硬盤,足以查看其用戶數量。
在清單中列出的固態驅動器中,三星擁有最多的產品,其中三款來自西數(Western Digital)。查看列表,我們可以發現,盡管固態驅動器的容量可以達到TB級別,但500GB固態驅動器占列表中產品的一半。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,近年來,大多數筆記本電腦都已“機械化”,而500GB固態硬盤已成為4000?6000筆記本電腦中最常見的配置。
值得一提的是,列表中沒有機械硬盤,而且主流市場中已經開始淘汰HDD。
硬盤品牌所占比例:西部數據占有率最高
硬盤驅動器的TOP3市場份額為Western Digital,三星和Seagate,這三者占據37.81市場份額。與上一季度相比,西部數據和希捷的份額下降了,三星的份額增加了,但是總體排名沒有明顯變化。
就機械硬盤和固態硬盤的比例而言,固態硬盤占74.42%,而機械硬盤僅占25.58%。受這種流行病的影響,固態硬盤的價格已經反彈,大容量機械硬盤有了喘息的機會,其份額略有上升。
由于固態硬盤的高成本和機械硬盤的較低成本,固態硬盤的價格無法降低到機械硬盤的水平,因此大容量機械硬盤仍有生存空間
第二季度PC季度報告到此結束。與第一季度相比,第二季度的整體PC硬件排名變化不大。畢竟,PC行業的發展速度不如手機的迭代更新快,而且如果沒有新產品發布,其排名也差不多。最激烈的競爭是AMD與Intel在CPU方面的戰斗。第二個最令人期待的是即將加入獨立顯示器市場的英特爾。
要查看陸大師的2020年第二季度季度報告,請訪問Lulunews的微信公眾號(lulunews)以了解手機的性能得分(性能,流暢性,AI,溫度等)以及PC市場分析(處理器),圖形卡,內存,硬盤),歡迎下載Master Lu Android版或Master Lu PC版進行測試。
新浪聲明:新浪網之所以發布該文章是為了傳達更多信息,并不意味著其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。
本文來自電腦雜談,轉載請注明本文網址:
http://www.nblvzhiyuan.com/a/shoujiruanjian/article-341550-1.html
不要上美國狗屎的當
美帝此次行動
收臺灣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